日前,包括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海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展等多个物联网行业盛会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今年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新的应用正在不断出现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身边,让我们逐渐熟悉了什么是物联网(IoT)。时常,当我们想起物联网的时候,最初映入脑海的往往是可穿戴健身追踪设备或可调节温度器的智能手机应用等。而实际上,物联网的采纳速度非常广泛。Gartner预计,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200多亿件互联物品。物联网不仅仅在消费领域影响深刻,还能促进商业领域迅速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们已经见证了物联网助力各行业的一系列应用。比如,英国最大的资源回收管理公司 William Tracey集团就利用物联网从轮式垃圾箱、垃圾回收车上的智能称重臂与车载电脑等处收集数据,从而帮助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越来越多关于物物相连的商业案例也意味着公司的数据流量随之增加。然而,在公司得以通过连接设备获得并分析这些数据、并致力于改善决策流程与效率的同时,由于加入了更多的在线互联设备,IT部门将投入更多精力,维持足够的应用性能水平。
实施应用性能监测(APM)可以建立IT所需的端对端可视化,以随时发现任何引起应用性能下降的问题,在问题扩大前修复它。
IoT带来的挑战
为了使物联网活跃起来,许多事情都在默默发生。即使用户只是在手机上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许多因素也在共同作用,从而使这个简单的数字体验顺利进行。
考虑一下可穿戴健身追踪设备运行的过程,我们就能了解物联网的复杂性了。用户界面很简洁,但腕带一直在通过智能手机的蓝牙收发信息,将其上传到云应用,并分析一系列指标,包括活动量、营养、睡眠质量与心率等。然后云应用再将分析回传给智能手机专用App,可能也会提供给其他移动设备或网络应用。
用户期望这些都能实时进行。为了满足这种期望,分布式环境网格中网络通信与正在发生的关联应用进程需要完美的表现。如果应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其他的全部环节也会受其影响。有些公司可以需要管理一系列运输工具,如UPS等,该流程的复杂性就愈加放大了。UPS安装了各种连接设备,用于实时监测运输工具的里程、最佳行驶速度与总体引擎状况。从而使公司可以确保司机安全驾驶、自动安排维修并为顾客提供即时更新。当需要为整个车队进行监测的时候,操作就变得愈加复杂了。